首頁 人物專訪 領導萬人團隊的氣場,是如何煉成的?專訪:施耐德全球供應鏈中國區資深副總裁 / 10月封面

領導萬人團隊的氣場,是如何煉成的?專訪:施耐德全球供應鏈中國區資深副總裁 / 10月封面

作者 Sharon
0 評論

[ 專訪:施耐德全球供應鏈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張開鵬 ]

  • 關鍵能力:領導力
  • 全球座標:法國公司 + 跨國市場 / 受訪者base中國 / LinkedIn評施耐德電機為 2017 Top Global Companies 第23名
  • 閱讀時長:10分鐘

走到今天,你的專業和能力,可能已經受到某種程度的肯定。但是心底的聲音告訴你,不只如此,你知道自己還能成就得更多。你羨慕,自己一句話,就能點出組織的關鍵問題,迎向轉變;當眾人旁徨時,你指明方向,帶領團隊再下一城。

或許你需要的,是身為領導人的氣勢,魄力,魔性氣場。

曾經有一位公關見到陸奇(前微軟中國區CEO)本人後,感嘆地告訴我:「氣場好強大!」。我們經常見到一些高位人士,談吐言行帶著一種氣場。

我一直很好奇,那種氣勢是如何發生在一個人身上?他勢必不是起初就這樣。這篇採訪,給了我有趣的答案,比我們想得簡單,當然也不簡單。

我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的夢想,是成為一個領導萬人的高管,或者這只是放在心裡不敢說的夢。不過這個採訪吸引我的,包括了一個人如何最大化、甚至最瘋狂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影響力——那些他不曾知道的自己,或從來不知道可以成為那樣的自己。

你值得,讓人信服與跟隨。


寫在前面,關於氣場這件事


一位萬人之上的高階主管,剛畢業的時候也只是平凡的新鮮人。他或許資質優異,但在大型跨國公司里,最不缺的可能就是人才。那是什麼樣的特質,能引領著一個人一路突破,最終成就出更卓越的自己?

施耐德全球供應鏈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張開鵬,給我的答案簡單到不行,卻又耐人尋味:自信心。

一個高難度專案,只有1秒的時間考慮,你敢不敢果斷承接,抓住機會?備受團隊質疑時,你能否穩定士氣,持續變革?當你身旁,充滿各種對你審視的眼光與評估,你能否勝過內心的風暴,不因防衛過度而頑固,保有那份從容?

當市面上暢銷各種管理叢書,教導我們必勝的領導策略。張開鵬的答案,坦白點出了一個比較深層的核心,直指我們內心。


當你相信一件事情,並且願意去做,就可能把一項可能性只有20%、30%的任務,做成80%、90%。

我想起一位擁有三間長春藤名校碩士學位的優秀朋友,在他成功赢得一間角逐激烈、知名國際銀行COO職位後,卻斷然放棄了這個人人稱羨的機會。原因竟然是,擔心自己無法勝任該職務。這個真實故事,告訴我們一件事:自信心與優秀不見得正相關,卓越人士也可能面臨心中自卑感與完美主義的掙扎。這種隱形的痛,限制了你原本有機會成為沒想過的自己。

讓我們閉起眼睛10秒鐘,或許你可以發揮一下想像力:如果你比現在還大膽10倍,你的人生可能是什麼樣子?(閉起眼睛,深呼吸,倒數十秒,啟動你的想像力,一起思考一下…..。然後記下你這一刻的答案。)

有些人原生的自卑感,形塑於成長的環境,需要一段與自己對話的療癒。儘管如此,「自信心」的養成,還有另一個部分,靠後天訓練而成,讓你足以面對職場的挑戰。透過這段與張開鵬的對話,我感到很寶貴的是,他把自己一路如何培養自信心、最終勝任高位的歷程,不藏私地分享出來。


自信心不是只說就會有,是經過很多挑戰和經歷,慢慢積累的。



你的潛力,取決於自信心


乘著火車前往天津的路上,我還思索著這次採訪會有什麼有趣火花。見到張開鵬的時候,確認了揣測,他對領導力的培育懷有滿腔熱忱,一問即侃侃而談。

法國施耐德電機公司,是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跨國企業。該公司為希爾頓酒店、瑞士日內瓦機場等無數知名企業設計節能解決方案,尤在住宅樓宇、數據中心、工業領域攻下一片江山。簡單地說,你們家電箱、轉接頭、電梯設備,都有可能看見施耐德品牌。施耐德公司紮根在中國的30年間,培養出許多從基層員工做到高級別管理崗位的人,張開鵬見證了這個過程。

張開鵬從自己開始聊,揭開了一個人為什麼有機會勝任高位:「一個人能發揮多少潛力,取決於他的自信心。當你相信一件事情,並且願意去做,就可能把一項可能性只有20%、30%的任務,做成80%、90%;相反地,如果你不相信這件事,你沒有自信做好這件事,可能將一個80%、90%的機會,做成20%、30%的程度。」



張開鵬剖析晉升的本質:攻克一連串挑戰後,除了累積實戰力,這些經驗帶來的氣場和信心,讓人繼續勝過更大的試煉,最終成為高位管理者。



儘管晉升這檔事,存在許多不可控因素。但有些人無論曾經身處哪裡,終究會走上那個位置:「自信心是一種素養,是成就自己的關鍵要素。」(想更多領導者的自信養成,請閱讀:《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自信心不是只說就會有,是經過很多挑戰、困難和經歷慢慢積累的。」張開鵬30多年職場磨練下,一路從品管部門、生產部門、基礎建設、供應鏈等不同職位走到今日。他發現,一個人若想勝任高位,他的自信心來自於曾經攻克過的挑戰

好像打怪一樣,職場挑戰也有等級之分。許多到達非常高位的人,是在公司拓展之際一同乘風破浪,把握到晉升個人能力的絕佳機會:「自信心不是一天造成的,這是源自公司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員工獲得很多難得的經歷,讓他得到特別的培訓。」

從10人的團隊,擴展到100人團隊;從100萬的業務,晉升到1000萬業務。關關難過關關過:「這使員工的自信心,達到空前的高度。做任何事情,他都覺得可能實現,這會給他帶來非常大的能量。」 

「給自己找難事,為難自己」,雖然當下覺得辛苦,但這種 「自找麻煩」的習慣,為張開鵬打開一條晉升之路。正如他離開待了十年的國企單位,從舒適圈轉戰施耐德:「面對一份更為挑戰的工作,一開始會有200%的壓力,但接受挑戰,經歷這個過程後,未來只要花70%功力,即可應對相同的任務。」


你怕麻煩,還是怕失敗?


職場如戰場,哪裡有挑戰往哪裡去。 「擔當」是他常提起的關鍵字——面對挑戰的魄力、承擔力。越是甘冒挑戰,越是枝繁葉茂地延伸出一座又一座林。



遇到問題時,誰勇於擔當,積極找解決方案,誰就能與眾不同。


承接一項任務,需要付上代價,冒上失敗的風險。除了你可能多了許多麻煩事,而且有時候,這些任務看起來像個爛攤子。你怕麻煩,還是怕失敗?


責任不是想推就能推掉,也不是擔當了就全部放在某個人身上。



在職場,問題發生後的 「歸責」,往往是一般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對於張開鵬而言,卻是難得的機會: 「遇到問題時,誰勇於擔當,積極找解決方案,誰就能與眾不同。」你以為「甩鍋」耍了小聰明,其實「責任不是想推就能推掉,也不是擔當了就全部放在某個人身上。誰有這個心胸與擔當,就能發揮自己的潛能。」 

相較華人習慣說 「自掃門前雪」,張開鵬推崇 「盡力幫助別人」的價值觀。時間和精力有限下,為了幫助別人,他會挑戰自己提升能力,在更短時間內,完成更多事。

在別人眼裡,他好像總是喜歡 「找自己麻煩」,其實是因為他相信,這種「始終積極的態度、承擔責任的魄力、團隊合作的能力」會成就一個人的胸懷。 如果要拔擢一位主管,張開鵬會評估一個人的氣度,因為「心有多寬,舞台就有多大。」

曾經和一位投資人聊投資項目時,他告訴我,他最重視創始人的格局。這個格局包括對產業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為人處事的高度。舉例來說,他是那種將利益都自己拿光,還是一個會將好處分享給團隊的人?

時間和精力有限下,為了幫助別人,就要挑戰自己提升能力,在更短時間內,完成更多事。

「只做自己的事情,不幫助其他人,就不能稱為 『團隊』。一個有心胸、心態積極不抱怨,並能發自內心願意幫助別人的人,勢必會得到周圍人的尊重。」與其只是做一個成功的人,張開鵬似乎更重視,自己是否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而這為他贏得了事業上的成功。


Sharon說


低調著稱的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最初只是從印度留美的學生,最後在競爭激烈的Google拔得頭籌。 若比照張開鵬的心路歷程,Pichai正是透過一次次的挑戰,使他最終擔當大任。

讓Pichai嶄露頭角的其一契機,正是大名鼎鼎的Chrome瀏覽器。實驗初期,他領導的團隊僅僅10人,而且當時根本沒有人想要挑戰微軟IE的強大勢力。為了嘗試這個新項目,他們很低調地進行開發,直到瀏覽器開始運行後,Pichai才敢展示給Google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但據他透露,當時Google創始人對Chrome還是蠻懷疑的。

當然,今天已經無人質疑Chrome的影響力。重點是,這只是Pichai挑戰無數專案的其中一項,現在,他已在矽谷成功彎道超車——從一個留美的印度學生,不斷戰勝自我,成為那個未曾想過的自己。

有時候,看著位高權重的主管,你或許會想,不知道自己哪一天才能有機會身居要位。然而張開鵬將晉升的本質剖析出來——它是攻克一連串挑戰過後,累積出的實戰力。過去經驗帶來的氣場和信心,能讓一個人繼續勝過更大的試煉,最終成為高位管理者。看著高位或許很難,但是從眼前一個挑戰開始攻克,實在是很激勵人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們知道,每一個美好的結果,都是從一小步開始的。

自信心,是通過挑戰鍛鍊出貨真價實的能力,成就了一個人 「內在」的底氣。胸懷,是面向「外在」的人和事物,付出貢獻,帶出正面影響力。30年的時間,張開鵬的領導格局就是這樣煉成的。



成功源於思考


一、工作上,為自己今年設下一個大的挑戰吧。接下一個新專案、突破營業額...,想想你可以做些什麼?

二、領袖胸懷,是職場教不来的能力。如果希望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推薦閱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
0 評論
4

閱讀,引你攀向顛峰

留言給雪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