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Archive 關於Sharon,一個書寫者的初衷。

關於Sharon,一個書寫者的初衷。

作者 Sharon
2 留言

關於Sharon


曾在美東、台北和北京擔任記者編輯,現旅居雪梨。多年遊走科技圈+TMT產業,對引領新科技背後的 「人」深感興趣。身為誤入科技界的藝文愛好者,在我眼中,創業&領導力其實很藝術,對深諳此道之人的腦袋運作充滿探究精神。

擁有無可救藥的狂熱偏執,嘗試了一項好東西,就想強迫全世界試試看。幕後故事的成立,出於相似的執著,耗時耗力整理封存的採訪筆記。這些好故事,若沒有寫下來與世界分享,真心無法對得起自己。

我想到,在北京寫稿的那段時間,我經常對自己充滿質疑,為什麼字數已經達標,稿子已經完成,明明可以下班,KPI不算入、主管不感激,我還不停筆,採訪的片段倘若具有啟發性,我就無一遺落地編入稿件。每納入一段新文字,就要思考怎麼做文章布局,盡是一些費時費力沒功績的事。卻。停。不。下。來。

或許,你所偏執的事情,最終定義了你是誰。

「說,寫,思考,是我存在於世界的方式。」第一次說這句話,是對著新聞所的教授。現在再看,好像我的人生裡,從起初到現在,這一直是未曾改變過的事。


為什麼書寫跨國工作者?


在許多想要書寫的主題裡,我選擇以跨國商業人物作為第一個題材。

我一直嚮往跨越文化與地域,與世界各地有趣的人遇見並共事。我喜歡自己的習以為常被撞擊被敲碎,在迥異的思路裡,選擇性地重新活過。旅居,是我的嚮往;工作,是實現它的方式。

作為一位跨國工作實踐者,我發現,跨國職場人士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身處異文化晉升體系,要在外國總部體現自身價值;面對新的地域市場,又要鑿出施力點,建立在地影響力。壓力來襲時,偶爾也自我懷疑:在這樣的環境裡,真可能升遷嗎?掙扎在留下來艱難,又回不了家的進退維谷。另一方面,想挑戰跨國工作的人,仍躍躍欲試;只是對自己能否在跨國職場中勝出,亦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好多年前,我在美國夏威夷大學修習了一堂課《全球職場的跨文化溝通》(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教授是一位日本人,課堂學生來自西班牙、日韓、美國等世界各地,當年我們有好多有趣的交流。回想起來,全球化職場下,跨文化的職場力,早已是必備的生存條件。

如今,日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我們應如何預備自己,勝任跨國職場的各種挑戰?我發現,很多資訊鼓勵我們勇闖他國,卻很少告訴我們,如何在跨國職場中,活得漂亮。一但獲得跨國工作的機會,仿佛踏上了人生的夢幻旅程;然而真正的事實卻是——挑戰才正開始。

擁有挑戰,並不意謂著壞事,事實上,這可能正是你追求的——迎向未知,挑戰極限,勝過它。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持續地思考。思考,是你持續突破的關鍵,而且,你必須思考正確的問題。

在全球各地採訪的日子,我有幸接觸許多優秀的創辦人和高階主管,見證新科技一點一滴轉變我們的世界。除了聽聞精采的故事,這些人各有不同的聰明才幹,他們懂得槓桿自己的優勢,各在不同領域取得成就。我在這些領袖身上,看見他們各自掌握不同的關鍵成功因素。

我相信,一個人的思考方式,會決定他的作法,他的作法,造就了今天的成果。

如果,我們意識到,你想追求的每一件事情,都有關鍵的 know why + know how。

跨國工作是一個territory,你如何跨越文化藩籬,掌握不同國家的人脈與市場;領導力是一個territory,你如何打造一個人人想加入的明星團隊;市場開拓是一個territory,你如何從0到1建立起領域;在業界成為有份量的技術專家也是一個territory。許多成功的跨國商業人士,因為掌握兩種以上的territory,打造了無可取代的定位,成為全球市場的 「稀缺人才」。

當機會向你敲門,我們不應該輸在「不知道」。然而現實是,如果你沒有掌握關鍵的知識、方法、策略,機會就在別人的手中。

我想做的事,是揭開這些territory,讓你的思維晉升一個層級。這些跨國領袖無私地分享自己走過的那段路,將給你新的思路。現實生活中,你不一定有機會接觸他們,聽他們分享自己擅長的這些事。

我希望,在跨國工作這段旅程中,我的職場觀察與業界專訪,能成為你面對不同挑戰時的陪伴。在職場上,我們都需要一點指引,一些解決複雜問題的靈感,以及相信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


寫下這些「幕後故事」,是因為我相信唯一能限制你的只有自己,你值得,讓你的工作成就你。

畢竟,職場已經很辛苦,它應該要成就、成全出更好的我們,而非讓我們失去自己。儘管談何容易,我想盡一己之力。

這些存放在電腦里的文稿,我一直希望能花時間整理出來,以一種更平易近人的口吻,將我在第一線遇到的他們,那些讓我感到靈光乍現的對話,分享給你們。希望通過說,寫,思考,以及我的遇見,揭開他們的世界觀+職場觀。我希望,幫助你多一點享受工作裡的自己。也希望,你們對自己仍舊有夢有期待。

我們都應該把自己天賦的那一塊領域,做到最好。不要輸在不知道,不要羨慕別人過得好,透過我的文章,我希望你獲得這些影響力人物的視角走出自己的路

我相信,人生本是以旅行之名。如果工作是一場旅行,這段路或許最終幫助我們發現自己,認識自己,甚至讓你成為那個未曾想過的自己。但願我寫的一切,幫助你預先站在你未來會站上的位置,從這個高度預見不一樣的風景

這場旅途,難免遭遇挑戰,不盡皆順利愉快。但希望這趟職涯之旅,帶給你最有價值的事情,是成就你自己——不但突破了你以為的不可能,你有沒有想過,懷著國際領袖的視野,你為團隊、企業、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力——驅動你的,不再只是更高的薪資與位階,還有你的使命感。

這是一場轉化的旅程,迎向的是淬鍊過後的你。

這場旅程中,你是最美的風景。


2 留言
6

閱讀,引你攀向顛峰

2 留言

Cherry Huang February 17, 2022 - 2:25 am

Sharon,好: )
我是Cherry
我是您的忠實聽眾哈~
很想與您分享一件事情,是最讓我印象深刻也是最觸動我的部份
在有一集podcast節目尾聲您給與我們一項作業「對自己的優勢分析」
1.您的優勢是什麼?
2.您的使命是什麼?
3.您的熱情是什麼?
如果您的人生在大膽10倍,您想做什麼?
我真的靜下來為自己書寫,沒有想到我的內心卻霹靂啪啦寫下很多自己內心想打破框架的渴望及體驗更多的經驗。
今年我即將邁入40歲,過去的職涯及人生都處在一個很迷茫的狀態,不知道自已要什麼?接下來的人生該往哪一個方向?求學及職涯都活在家人認為有前途的產業及公司,從來不知道我的人生是自己的,我可以為自己當家做主。
直到去年8月份我才開始意識到我想要開始學習英文及韓文,以前很排斥的東西突然間我找到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的原因,我想要去韓國,我想要去體驗了解當地文化,我想要去那裡工作。
但那過程中我還是有迷惘的時候,我要去異地工作還缺很多能力怎麼辦?我除了欠缺語文的能力我還欠缺經營業務相關的能力?我已經快40歲了,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補足這些技能呢?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
過去工作經驗著重在市場研究、簡報製作、專案管理、人脈經營、業務推廣,但我從來不知道自己這麼熱愛追求數字,直到遇見我現在的工作(教育訓練)在負責擔任課程規劃、行銷招生、執行課務、創造營收一條龍作業過程中,發現自己擁有業務人的特質(如:主動敲門、洽談及溝通能力…)及非常樂愛緊抓住目標堅持的毅力(如:找尋解決方法,透過不同的方法勇於嘗試達成年度目標)。
聽了您的podcast後,讓我找到接續想專精在客戶關係管理、新客戶/市場開發與合作關係建立及業務推廣的相關工作,雖然業務的範疇很廣以及對應的產業也很多,我對這部份還沒有答案,或許惟有打破框架為自己勇敢去嘗試才能有機會為自己的人生累積經驗找到更多答案。
謝謝您讓我了解職涯的旅程也是一趟自我了解的旅程,以下是我透過書寫的內容想與您分享「對自己的優勢分析」: )

我喜歡什麼工作?
什麼工作是適合我的?
我擁有什麼特質?
是什麼特質深深吸引著我?
我是個非常需要擁有舞台的人,站在舞台上我喜歡看見閃閃發光的自己,那個自己是最亮眼是最燦爛,我深愛著這樣的自己。
我很欣賞自己的笑容、自帶光芒、鬼靈精怪、做事俐落果斷,我擁有像狼一樣緊咬住目標不放,我擁有始命必達的狼性。
現在的自己ㄧ心想衝刺業績,衝刺業績的自己很享受這份成就感。因為達成目標而為自己帶來加薪及收入是我現在渴望。我想給自己想要的生活品質因此我需要比現在擁有更多的收入。
學習韓文、英文是為了之後想去外商公司工作,我想給自己一個機會、跳脫框架勇敢闖蕩。
今年我想替自己轉換跑道:業務
我就是擁有做業務的特質,為什麼不去?去吧!勇敢的去吧!
舞台就在那裡。

回覆
Sharon February 23, 2022 - 10:49 am

親愛的Cherry謝謝妳留言,很被妳的勇氣感動耶!而且看妳想得這麼仔細,也勇於嘗試,好激勵我。我晚點會好好回覆妳喔,謝謝妳和我分享,非常開心聽見妳的故事,認識妳!:)

回覆

留言給雪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