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職場那些事跨國遠距工作 遠端工作有哪些選擇?有可能高薪嗎?

遠端工作有哪些選擇?有可能高薪嗎?

作者 Sharon
0 評論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成為遠端工作者嗎?

疫情讓 “遠端工作”一度登上熱搜排行榜,成為一個時髦概念。一方面,身處疫區的歐美企業,快速向遠距辦公轉型;另一方面,越來越多人願意考慮成為遠距工作者。

省去辦公室複雜的人際關係,擁有彈性的時間自由,大概是遠端辦公最令人嚮往的優勢。然而,遠端工作者最常擔心的,莫過於穩定的收入和未來保障。

無論接案的SOHO族,還是跨國企業,一直以來都是遠端辦公的實踐者。那麼,遠距工作,究竟是值得一探的未來趨勢,或只是流行一時的短暫話題?

而躍躍欲試加入遠端工作的這些人,最關心的就是,自己可能擁有豐厚收入嗎,能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嗎?我將遠距辦公分成五大類型,分析了他們的工作方式以及薪資水平,不妨看看你的個性適合哪一種。

一、自由工作者

SOHO族是是各類遠距工作型態中,自由空間最大,也最具藝術性格的一個族群。他們靠專業技能提供服務,例如設計、寫程式、寫作、企劃案等等。SOHO族收入多寡,和所提供的專業強度相關。如果你提供的服務品質,沒有特別優異,服務類型又是很多人都能提供的,會較難獲得豐厚報酬。因此接案者,必須考量自己是否是該領域的佼佼者,能否提供極高的服務品質。

SOHO族通常會擔心案源不足,收入不穩定,沒有公司保障的問題;也些也會擔心職涯經驗的累積。因此,自由工作者的當要之務即是建立個人品牌,成立個人工作室,讓客戶認識你,並累積代表作。此外,你可以培養自己的業務能力,拓展案源機會。更進一步,自由工作者也可以朝自媒體發展,或是創立公司。

適合族群:熱愛自由,能享受獨立工作的樂趣,擁有某一領域專業技能,能提供比市場更為優質的服務,才有機會年薪百萬。很多創業者,會從個人工作室起步,逐步壯大。

二、全球化企業

全球化企業通常更為熟悉遠端的工作模式,一些跨國公司是允許在家辦公的。不過,跨國分公司的規模大小,會決定不同的工作型態。

(一) 中大型規模的在地企業:儘管設有當地辦公室,但有一些公司,允許員工視需要隨時在家辦公。我自己採訪過的科技公司數字王國、Atlassian都是如此,員工如果需要在家上班,當天告知一聲即可。

儘管如此,這些員工不一定會選擇在家辦公。因為平常在公司,5分鐘可以問完的事情,在家辦公時,僅能倚靠即時通訊來溝通,不一定能得到同事立即的回應;一體兩面的是,自己的工作也不容易受到打斷。另一方面,有些人覺得,進辦公室工作,下班時間才能切割得比較分明。如果在家辦公,到了晚上,自己會“感覺”公司期待他on-call。



全球化企業遠距辦公的日常。



確實,工時延長是在家辦公者經常會遇到的狀況,“不安全感”往往讓員工覺得應該再多做一點。疫情期間,有些矽谷科技公司還宣布多送員工一天帶薪假,慰勞工時延長的員工們。

跨國公司的薪資和福利平均而言是不錯的,對於希望在長期在職場發展的人而言,是累積資歷的好機會。不過具體的薪資水平,還是要視資歷和職位而定。當然,大型公司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經濟不景氣時,裁員動作並不少見。

適合族群:如果你喜歡群體生活,善於表現自己,富有領導力或幹練的工作能力,適應較為複雜的人際關係,這種特質很適合在大公司晉升。大公司的好處是平台優勢,讓你有機會拓展一般人難以接觸到的市場規模。因此,喜歡偶爾保有一些自由空間,但更樂於擁有夥伴、享受群體合作的工作者,適合此類的遠距辦公。

(二) 小規模的在地企業:如果全球化公司在當地處於最初階段,還未設立辦公室,員工自然就在家工作。因為公司還在發展初期,通常需要市場拓展的人才。這類跨國公司開出的職位,很可能就是該地區負責人、市場主管、COO、BD。

此類人才對於當地市場,必須有一定的熟悉程度。舉例來說,我認識的朋友,曾經在上海為法國公司擔任市場負責人,他底下帶領兩位員工,三人一起開拓中國市場,都是採用在家辦公的方式。也有一個朋友,協助臺灣公司在荷蘭開拓歐洲市場,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

此類職缺有可能是約聘形式,但通常能談到極佳薪資,有機會超過年薪200萬,也有些人會獲得住房津貼。缺點是,由於這些人是公司裡少數 “見不到”的一群人,他們普遍擔心自己的晉升機會受到影響。如果希望追求晉升,建議嘗試來自將當地市場成功開拓後,建立更大規模的分公司。

適合族群:勝任此類工作者,通常具有較為豐富的當地市場經歷、產業經歷,或是性格上具有開拓性特質,需要有較強的問題解決能力。語言能力是基本條件,必須能與總部順利溝通。但此類工作模式,比較需要調適遠距工作的心理矛盾。因為他處於一個好像應該有一群團隊,卻又長期看不見團隊的狀態,比較容易沒有安全感,需要具備向上管理的能力。

三、新型遠距辦公企業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型創業公司,刻意採用遠距工作模式。這意謂,公司起初一成立,就不存在辦公室。舉例來說,科技軟體公司EazyBI,是一個約為16人組成的小團隊,各自居住在東歐拉脫維亞的鄉村,他們每年只聚集2~3次,一齊和“網友同事”team building,其他時間都回到各自的家中辦公。然而,EazyBI年營業額超過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0萬元),擁有原子彈般的爆發力。

比較有名的,應該是Automattic公司,旗下產品包括Wordpress和Tumblr。該公司員工遍佈75國,規模超過1000人,企業估值高達30億美元(新台幣900億元)。平時在家辦公的他們,每年組織一次為期一周的聚會,讓世界各地的員工前往一座城市——例如夏威夷、阿姆斯特丹,來增進團隊凝聚力。他們也為所有員工提供最新的蘋果設備,以確保有好的工作效能。不過像Automattic這樣人數規模的遠距辦公公司,並不多見。



Automattic在加州Stanta Cruz的大型聚會。照片來源:Automattic官網



適合族群:此類企業越來越多,通常以軟體開發、設計為核心業務,類似 “SOHO族的擴大版”。通常有SOHO族經驗、初創公司工作經驗,會更為習慣這種工作方式。如果你從未有過遠程辦公的經驗,與前者相同,你需要克服見不到同事和主管的不安全感。當然,如果你是軟體、設計領域創業者,非常適合以這樣的方式,開始自己的事業。

四、自媒體

自媒體近年來蓬勃發展,他們透過廣告、產品、服務獲取收入。打造原創內容是自媒體的核心,如果希望獲得豐厚報酬,內容定需要具有獨特性,滿足市場需求。一個成功的自媒體,年薪也能從百萬起跳。

適合族群:經營自媒體,最好擁有兩種人格特質:(一) 喜愛內容創作與表達。無論寫作、錄製影片、繪畫都好,你必須樂於分享,擁有表達的熱情。(二) 喜歡組織活動。無論經營社群、拓展業務、搭建平台,如果熱衷於組織活動、享受呼朋引伴的過程,能讓你飛得更遠。

上述兩點是自媒體的特性,唯有喜歡這種工作性質,才能享受這樣的生活方式。只擁有其中一個特質的人,可以靠團隊補足優勢。但是自媒體的影響力,需要時間去雕磨,你必須評估經濟能力,或以兼職方式來運作。

五、特定職業

除了上述的工作類型,有部分職業,一直以來就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例如記者,顧問,線上教育,業務。此類工作保有時間上的彈性與自由度,但是另一方面,也少了團隊合作的磨練經驗,希望晉升領導職的人,就需要從其他地方來提升領導力。上述這些行業,從月薪2萬8到年薪百萬都大有人在,所以要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熱情,才能真正享受其中,越來越往高處爬。

你是一個 “people person” 嗎,善於群體生活,喜歡團隊合作,追求組織晉升?或者,你擁有藝術性格,喜愛獨立作業,能夠專注地將一件事情做得盡善盡美?又或,你是一個開拓者,解決問題能力極強,喜歡靠自己打江山?還是,你鍾愛內容創作,不分享毋寧死?

面對更豐富的求職選擇,不變的是:了解你的特質,發展你的特色。如此你才能在自己擅長的地方,飛得又高又遠。

0 評論
9

閱讀,引你攀向顛峰

留言給雪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