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精選書評 哈佛商院的最後一堂課--《記得你是誰》 / 10月《贏在氣場》主題選書

哈佛商院的最後一堂課--《記得你是誰》 / 10月《贏在氣場》主題選書

作者 Sharon
0 評論

十月封面主題是《嬴在氣場》——探索管理者的信心養成。於內作一個有安全感、能坦然面對自己優點、缺點的領導人,於外一個有信心勝任挑戰、帶給團隊信心的管理者,越是舒坦,你越能釋放自己最好的能力。於是八月精選書籍,我推薦《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或許沒機會在哈佛商學院修課,但別錯過這本好書。

《記得你是誰》(Remember Who You Are)名列我最喜愛的書之一。第一次閱讀是在飛機上,才翻第一章就淚流滿面,擦濕了好幾張紙。每隔幾年重讀,都能從中獲得不同的啓發。

哈佛商院的領導力學分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的傳統,教授在最後一堂課講述自己的故事,作為送給學生的結業禮。最後一堂課上,教室里聽不到學生你來我往、爭相發言的個案研究討論。面對這群菁英學生,教授會傾訴自己的人生經歷——那些挑戰、成就、過失、富有深刻見地的智慧,傾心勉勵眼前這群未來的商業領袖。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的傳統,教授在最後一堂課講述自己的故事,作為送給學生的結業禮。


本書收錄的15位哈佛大學教授們,都是培育領導力的專家,有些身兼《哈佛商業評論》的作者、編輯,也有的在業界擔任企業經理人。貫穿這15堂課的一致主題是:身為領導人應該如何創造更美好的優質生活。

由於分享對象是自己的修課學生,這本書中,我們有機會站在這份親近關係的位置上,聆聽這些學有專精、在業界佔有份量的教授們,內心深刻的聲音。

在商業職場方面,曾擔任麥肯錫高管、艾洛電子公司CEO的Kaufman教授,在《容許下屬跟你做對》一文坦率地指出,晉升執行長之後,再也得不到的兩樣東西:粗茶淡飯與肺腑之言。他傳授自己各種的刻意作法,好避免染上 「執行長毛病」,以能真正從基層聽見公司治理的問題。

辛辣幽默的Bell教授,則勸告同學畢業後《別去參加哈佛同學會》:因為「當你把車子停入 『校友歡迎晚會』的校園停車場時,你會忍不住打量其他車子的廠牌和款式,巴不得窺之老同學們畢業後混得有多好。然後,你開始檢討這短短幾年,自已獲得了哪些成就,還要從相對而非絕對的角度給自己打分數。更糟的是,光是設想五年以後的聚會場景,還會影響你今日做的種種決定,據此改變生涯方向,把無法立即實現的理想束之高閣。你看不見個人事業目標、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情,不敢為了為職涯做出冒險的決定,或是根本不敢做任何重大決定。只接受一份讓你買得起拉風名車,卻壓根兒不想從事的工作。」Bell在該文中,提供三個勇於冒險的策略, 而「勇於冒險的心理因素如何影響商業決策」,一直是他的研究主題,並且出版了多本著作。

忘記那個理想中的完美自我。不能坦然面對自己和別人一切優、缺點的領導人,是不可能做出適當決策的。

Koehn

經常上電視節目作講評人的Koehn教授,提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她從個人故事切入,鼓勵大家 「為自己算個總帳」,具體做法是:抽離自己以第三人的角度,來回顧自己各種人生片段,練習評量自己的長處、短處,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要因為羞恥心作祟而覺得自己無能——拼湊出有優點、有缺點、完整而真實的自我形象;忘記那個理想中的完美自我,因為,「不能坦然面對自己和別人一切優、缺點的領導人,是不可能做出適當決策的」

最有趣的是,15篇生命經驗的傳承,有半數以上的內容,皆從不同角度深刻地觸及一位商業領袖的內在信心。



哈佛大學培育了許多業界重要領導者
哈佛大學培育了許多傑出領導人 (哈佛大學校園一隅)


無論身為企業領袖擬定團隊戰略、個人進行職涯選擇、甚至面對下屬的反對,每個決策都需要智慧,更需要擁有被質疑的勇氣。真正成功的人,必須在眾聲喧嘩中,拋下眾人的眼光,為了正確的選擇冒上風險,大膽前行。

從每一位教授的分享中可以看見,哈佛大學期待培育的世界領導人,不是隨波逐流,追求名利雙收的短期報酬,而是真正能對身邊的人帶來正面影響,能為了眾人利益犧牲個人利益,在更高的視野上,做一個真正影響世界、改變世界的領袖。作為領導人的身分,與之隨行的,是一份更高的使命、情懷與期待。

儘管本書涵盖的面向豐富,但我只從成功領導人的 「信心素養」此一切面探究。据此,我將信心養成心法歸納為以下兩點:

一、打破你成功的定義

破除完美主義的迷思,如果你對成功的定義只有一種,與之而來的高度壓力,會讓你裹足不前,不敢冒險。如果你把成功的標準訂得很寬 ,往自己的理想職業前進,而不是把目標只限制在某個職位,那你會有更多彈性的空間,願意去嘗試不確定的事情。舉例來說,如果你認為成功的定義就是要成為像Bill Gates這樣身價上億的企業家,想到成功的可能性,就可能會使你裹足不前。如果你的定義放寬,例如:成為科技圈有影響力的領袖,那你便敢向這條路放膽嘗試。

二、重新省思身為領導人的身分和使命

不要忽視身為領袖的身分和使命,提高自己的格局。你可以思考幾個問題:別人怎麼看你?當別人和你相處時,又怎樣看自己?這個問題幫助身在高位的你自我省思。

你有沒有想到,無論是你的家人、員工,今天你站在這裡,背後有多少人幫助過你,使你取得今日的成就?更進一步,面對企業管理階層黑心醜聞層出,管理者應該站出來,看見自己承接了社會托付的一項重要資源——為人民創造龐大價值的私人企業,起身贏回企業領導人應得的榮譽與信任。

當你回答上述種種問題,重新發現身為領導人的重大使命,這種使命感,將讓你勝過私利、個人的不安全感、甚至權力掌控,成為一位真正的領袖。

最後,我以書中Rayport教授的勸勉畫龍點睛: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們會遇到種種可以贏得大好前途的機會、但不太確定最佳行進路線的狀況,一旦發生這種情形,就要發揮勇氣和信心——對自己的才賦有信心,對事業夥伴的才幹有信心、對創新的潛力有信心、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機會有信心。保持自信。不要因為擔心做錯決定,而浪費大好時機,也不要因為得過且過,而錯失改變世界的機會。別去理會身邊的噪音,拒絕接受別人的煽動。鼓起勇氣循序漸進,終於自己熱愛的事物,遵守個人的是非標準,思考自身和人類的處境,然後做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Rayport
0 評論
1

閱讀,引你攀向顛峰

留言給雪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