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創業什麼科技正流行/商業模式 如何利用科技趨勢,抓住職場機遇,年年加薪?

如何利用科技趨勢,抓住職場機遇,年年加薪?

作者 Sharon
0 評論

一樣閱讀科技新聞、一樣關注未來趨勢,為什麼有人贏得了先機,有人總與機會擦肩而過?



Clubhouse 訪談人介紹

受訪人/強哥Richard:政大法律系畢業,曾在上海創業公司工作,現在於華為從事AI、IoT等產業生態與社群的打造,在華為多個重要峰會擔任發言人。他不僅在海外晉升主管職,年薪突破百萬人民幣。
嘉賓/全哥:第一位Docker中文社群創辦人。 曾經創業,從事過電商,現在專注於技術圈。代表華為在多個國際會議擔任發言人。
嘉賓/Clarice:曾在聯發科、聯詠、紫光工作,一路從電視晶片開發,做到手機晶片;現在轉戰手機行銷,推出多款華為時下的熱門手機。  

本文摘錄Clubhouse《跨國商業人士沒告訴你的事》之「跨國工作首部曲」。歡迎追蹤社團。

雪倫:我希望讓聽眾朋友,可以抓住一些職場機遇。強哥在華為參與許多重要趨勢的生態建立,包括AI、IoT等重要科技的推動,更驚人的是他坐穩了「年年加薪」的衛冕寶座。你總笑說太太更優秀——她確實很奇葩,跟上了雲計算的趨勢:20幾歲成為Ucloud高階主管;UCloud是一間規模千人的公司,他是五個事業部其中一個事業部的總經理,爾後轉戰區塊鏈。你們一起經歷了許多趨勢的浪頭,聊聊你在大陸科技業這一路上,你的見聞 、歷程、與觀察。我們要如何透過科技趨勢,抓住自己的職場機遇

強哥:想從趨勢抓到職場的機遇,你要檢視自己的工作性質是什麼。你要思考,這個趨勢,與你工作之間的關係為何



只要你抓住了趨勢,總有位置在等你。


長年以來,我一直問自己,像我這樣「廣博而不深」的人,該怎麼找到專業?未來應該怎麼辦?我以前很自卑,因為我什麼都感興趣,卻什麼也不鑽精,這讓我覺得自己沒價值。

不斷追隨我所感興趣的趨勢,慢慢認識自己擅長什麼,經歷這些探索,能讓你在科技趨勢中,找到自己的機會。包括跳槽、轉職,就像投資一樣;其實你都可以觀察科技趨勢,選擇擁有未來性的產業。

以我自己為例,第一,我對互聯往產業一直很有興趣,2005年遊戲產業興起,讓我關注到中國互聯往產業的發展。第二,我對開源與社群很感興趣。很早期,我就無償擔任Ptt板主,非常熟悉社群是怎麼一回事。第三,我關注美國YC孵化器投資哪些創業項目,我想要了解哪些技術具備商業價值。這些我所關注的趨勢,我感到熱情的事情,確實看起來與工作沒有直接的關係。

我嗅到互聯網、社群、開源的未來趨勢,認為這是將來的走向,也知道我要做與互聯網有關的事情。只是當時沒有這種職業,沒有這種科系;我也一直想不清楚,如何將我的法律專業,與互聯網結合。

我所關心的這些趨勢裡,剛好有一個上海創業公司的機會,創辦人是90年的年輕人,就在做互聯網技術社群。我果斷放棄律師這條路(覺得自己不適合),破斧沉舟試試看。那時候我才31歲,再不冒險就太老了。而這趟旅程,逐漸地開啟我找到自己的方向。

歸因起來,不斷關注科技趨勢,對我的職業發展很有幫助。我會看看各種技術有什麼新發展,哪裡有技術帶來的新機會、商業機會。我們今天討論35歲之後,如何持續在公司帶出價值,其實你只要抓住趨勢,總有位置在等你。當你做好了準備,機會到來時,你才容易抓住它。

當初,我無償投入於社群,是出於興趣,也認為是趨勢。儘管當時根本沒有「社群」這種稱呼,我也不知道如何將它應用在職場。然而,直到風潮逐漸興起,華為決定搭建自己的開發者生態圈,我所擅長的事情,即派上用場。

我很早期就在做Ptt板主,也參與開源社群的平台搭建。當時許多人都不了解社群或開源是什麼,甚至誤解為這是沒有商業價值的事,我卻因著對於科技趨勢的理解和相關經驗,很熟悉其本質和價值,因此拿到難得的機會。

人要先了解自己。只有能認清自己的人,他在職業發展、個人發展,都會比較順利和健康。

雪倫:Docker是IT圈家喻互曉的火紅技術,在IT圈份量舉足輕重。想請問全哥,為何能在Docker技術還乏人問津之際,你卻預見先機,組織了全球第一個Docker中文社群?你如何發現它是未來趨勢?

全哥:這是一種直覺,很難歸納出一些條件,好像因為這個技術符合哪些標準,我就認為它會是趨勢。

但這個直覺,來自工作經驗的歸納。我覺得雲計算研發的方式一直有一些瓶頸,而Docker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雖然Docker在當時也有它的限制,但就是賭一下,選擇投入其中試試看。

作為第一位Docker中文社區的推動者,這個經歷,對我的職涯相當有幫助。華為文化一般不太願意接收回流員工。但因為這個資歷,即使我離開華為轉戰騰訊雲,華為仍破例再讓我回來。

順帶一提的是,如果你在意薪資,目前大陸互聯網產業能給出最高薪資的公司,當屬阿里、字節跳動、騰訊、華為這四間企業。

Clarice:剛剛你們說看見趨勢要勇敢「賭一下」,我有很類似感受的是「敢做夢」。以前有前輩告訴我:「只要一直朝著目標走,前面的人都會給你讓路。」我發現,只要有個大方向,就能讓你離夢想越來越靠近。

我原本在做電視晶片開發,想要轉戰手機晶片,後來去上海紫光發展。其實沒有人確定這條路是不是對的,但我一直有個大方向。

舉例來說,我想從底層DDR技術,轉往上層技術,產品從toB端做到toC端。我的方法是,時不時在我主管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把握機會告訴他,我對什麼方向感興趣。其實在大陸工作,你要勇於表達。尤其大陸職場,它的位階不像台灣比較固定,它更像上場打仗,如果「將」走了,「兵」就往前推。當這個機會出來時,主管第一個就會想到你。

強哥:Clarice的方法是給主管一些「暗示」,埋下未來的種子。我是直接告訴主管「我要幹我想幹的活」。舉例來說,我在華為待的第二個部門,因為組織架構調整的關係,整個部門直接消失。部門瓦解不是我造成的,但公司就把我們這些人,分到另一部門,要我們推動蘇州大學的雲計算計畫。

這完全不是我的興趣專長,也不是我樂見的職涯發展。我跨級找上最大的主管,這位主管對我有一面之緣的印象,知道我身上有開發者社群的標籤。我直接告訴他:「我進華為的目的就是搞開源、開發者,如果我沒在這個位置上,我就沒辦法為華為貢獻了。」

我每天發微信給這位大主管,他一開始沒有搭理我。我就連續發了四五天。最後,他終於說:「隔天早上10點半去辦公室找我,給你五分鐘時間!」

早上一到公司,會議就傳出部門變動的計畫。我當下一聽到這個消息,不等明天,直接告訴我太太不回家了,下午立刻飛往深圳總部(大主管都在總部)。當你看見部門發生變化時,無論你想升遷、或成功轉調部門,第一時間反應要快速。你以為我速度快,你在大陸這樣狼性的環境下工作,所有人都跟你一樣快。

雪倫:如何搭上科技趨勢順風車,抓住自己的職場機遇?我們可以看見Richard不斷follow那些讓他「有感覺、感興趣」的科技趨勢,並反覆思索這些趨勢與工作之間的關係。

有時候趨勢仍在「成形之際」,你還看不出有哪些相應的職缺,無法為你帶來直接的益處、或者明確的方向;但要訣是,培養你對趨勢的「直覺」,然後投入其中,甚至破斧沉舟地投入。你才有機會取得非凡的成果。

全哥提到,這種對於趨勢的「直覺」,來自工作經驗的歸納。在你的專業領域中,有沒有哪些難以解決的瓶頸?有沒有出現一些新科技,能解決這些問題?

很重要的是,這會是一個摸索的歷程。就像當時還沒有「社群」與「生態」的普遍討論,你也不知道,這可以是一種職業。但是對於趨勢的關注是值得的,因為只要你抓得住趨勢,職場上就會有相應的位置等著你,儘管你還不知道有它。

觀察全球一流的新創投資項目,也是一個快速幫助你看見趨勢的方式。




成功源於思考

 一、問問自己,什麼(科技)趨勢,是你所關心的?這些趨勢,和你的專業有什麼關係?
 二、你的專業領域裡,有什麼正在發生的趨勢嗎?你能怎麼準備它將帶來的變化?
 三、運用你的工作經驗,就你所觀察到的(科技)變化,培養你的「趨勢直覺」。問問自己,有沒有什麼值得你投入?(記得,只有賭一下,投入下去,才有機會獲得果實。) 
0 評論
2

閱讀,引你攀向顛峰

留言給雪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