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或多或少你應該都有一種經驗:和一群優秀朋友工作,他們的洞見總帶著啟發;一起共事,讓人充滿期待、精神奕奕!你很珍惜這些人的才華與友誼。我們都知道,如果把自己放在菁英環繞的環境,絕對會成長。但可能你也覺得:我是一個平凡人,如何讓自己身處「菁英圈」呢?

畢業後,Belle花2年環遊世界100座城市,有計劃地認識世界最優秀的人,向他們學習,也尋找自己在全球職場的定位。她得到的結論是:「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用聰明的方法活下來。」
她確實做到了。有些人靠閱讀解決問題,Belle則是「閱讀人」,為自己打開一頁又一頁嶄新篇章。
4月專題「身處菁英圈教我的事」,邀請Belle不藏私分享自己「結識人脈」的秘訣—— 父母都只是學校老師,出生於平凡家庭的她,如何跨入菁英圈,結交全球最優秀的朋友,槓桿自己的職涯,晉升跨國高階主管。
這是一集乾貨滿滿的真心分享。

一邊收聽 Apple Podcast,一邊瀏覽文章。
以下為 Podcast 文字摘要
雪倫:為什麼當初會想要用2年環遊世界,結交全球各地的菁英人脈?
Belle:剛畢業的時候,我感覺自己還不了解這個世界,我決定把亞洲、美洲、歐洲都走一趟,我才知道在全球市場上,我的最佳定位在哪裡。我才知道往哪裡發展,最適合自己。當時我的國際資源並不多,這也是我想要走遍歐亞美洲的原因。因為我覺得自己不聰明,也不夠努力,我只能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用聰明的方法活下來。我希望能找到自己適合的地方。
雪倫:你是如何打入菁英圈,結識許多優秀的朋友?
Belle:我會參加很多論壇,擷取前人的經驗,應用在自己的工作中。別人會覺得我的見解很有高度,但我是和其他人學習的。在我不是最聰明的時候,我能做的,就是把厲害的人蒐集起來,問問他們的想法是什麼,再運用到自己的問題上,看看能否解決這些困境——這是「博學」的概念。
你一定要很有人脈,很有知識領域,有各種不同的渠道,讓你身邊擁有很多牛人,能給你不一樣的見解和思路;接著,你再套用在自己的狀況內,你可能就會擁有不同的解套法。所以我會去認識很多厲害的人,去幫助自己解決人生遇到的許多困難點。
有一個小訣竅可以分享給大家,那時候我遊歷哈佛、矽谷Google和臉書時,我用社交軟體認識當地在Google工作、在哈佛讀書的朋友。我想表達的是,其實我們身邊有非常多方法可以認識優秀的人。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媒介能讓你跳脫本來的社交圈,認識更高一層級的人,你要珍惜這個機會。
雪倫:認識優秀的人只是第一步,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和這些菁英成為真正的朋友,但你是一個朋友很多、個性很easygoing的人,可否與我們透露一些小訣竅,你怎麼贏得這些人的友誼呢?
有人會問,建立這些人脈真的能幫助到我的職涯嗎?想要擁有真實的友誼,就不要很現實地想說要利用這些人脈,這樣他自然不會想和你做朋友。
我喜歡交流生活中彼此擅長的資訊。其實有一些你想要的資訊,若要自己獲取情報不容易,但對他們而言只是舉手之勞。舉例來說,疫情發生時,我要了解航班資訊,最多的情報都是來自台商的學長姊,這是很實際與生活相關的一個問題。或說創業時,如果你知道哪些朋友做天使投資,你就會知道哪裡有金流。後來當我開始投資股票、房地產,我甚至就請朋友直接和我介紹懂房產的人,我朋友為我引薦幾個人之後,我也和他們成為了朋友。

另一方面,其實再優秀的人,他們也是人。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個關係和我很親近的姐姐是Morgan Stanley的VP,她大我10幾歲,我經常去找她問一些問題,她也很願意幫助我。她常和我聊到最近哪個朋友送了她什麼,其實那些東西都是我送不起的。但我在百貨公司吃到好吃蛋糕時,我就視訊她,想閃送一個給她。雖然她說不用了,但人與人的關係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她也會開心我有吃到好東西時想到她。每個人都需要被關心,只要真誠地相處,就能建立起友誼。
聽眾提問:優秀的人有分很多種,你怎麼經營不同的朋友圈呢?
Belle:對此我還真的有規劃。我會區分不同的人脈圈,像我們有很多厲害的學長姊是屬於台商,這是一個類型的人脈;我後來又認識了例如Morgan Stanley的VP,或是黑石公司的風投(VC),這是一類型的人脈;哈佛大學、MIT的朋友,又是一類型的人脈。我最自在的圈子是校友會的學長姊,但我不會一直待在同一圈子。我會輪流參與不同朋友圈的聚會,因為在不同的社交圈,會獲得不同的經驗,如果只待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你得到的資訊都差不多。我會交叉參與不同的活動。
雪倫:當你遊歷全球之後,你對於自己的定位有什麼樣的收穫、心得與歸納嗎?
Belle:我真心覺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如果你感覺自己待在不適合自己的地方,就早點離開,多留沒有好處。如果你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定位,就一定要把這個地方的關係保留住。
舉例來說,我在3M的同事們、主管們,後來都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我直屬主管再上兩層的主管,她的女兒,後來都跟著我一起做了很多專案。
說真的,你去到一個環境,如果人家一開始就不喜歡你,你也做不好,又很挫敗,那乾脆就不要在這裡發展了。
但是當你被一群人肯定的時候,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羽翼,把事情做得更好,維持自己的最佳狀態,讓人越來越信賴你。久而久之,大家就會覺得你的名聲很好,與你合作很愉快。
雪倫:如何保持羽翼,在適合自己的地方,活得漂亮?菁英圈的生存之道是什麼?
Belle:說到做到,你覺得沒有把握的事情,就不要答應。20幾歲初入社會時,為了爭取機會,你可能什麼都說「我可以」,這是一個階段,你爭取自己能夠有被看見的機會,好像一位哈佛教授所說的「fake until you make it」。在這個年紀時,你還沒有背負過去成就所帶來的包袱。
到了下一個階段,你開始有了一些肯定和成就,多了包袱在身上,你就得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當你到了一定的level,你就不會想要輕易地去答應別人。這時的你,不需要爭取別人的肯定,因為你已經獲得一定的肯定了。你更希望的是保護累積起來的名聲。
我身邊有很多30幾歲的優秀朋友,他們是非常優秀的菁英,身家都是上億人民幣——但這群人的為人真的很誠懇。他們能做到的,就說做得到;不能做的,就說做不到。這群人很講求「誠信」。
雪倫:你的環遊世界,和一般人很不同:通常大家會前往一個國家攻讀學歷,但你造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挪威等100座城市,與當地人一同修課生活,卻不拿學位。多數人會覺得沒多讀一個學歷很浪費時間,你當初是如何思考的,又怎麼規劃你的旅行呢?

Belle:我讀的是商學院,商科的目是賺錢營利,這意味你要真實地了解市場,把生意做好,倚靠實在的技能。因為我不是以生物、物理這些科學研究專業,科研領域繼續念書或許更有競爭力。
當然另一方面,我不攻讀學歷,也是因為學歷的學分很昂貴,所以我修讀學程的學分。學程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獨立開課的學程班(certificate);另一種是跟正規學歷一起上課的學分班。我只挑選與正規學歷一起上課的學程學分,才能結識當地的同學。當時哈佛大學、MIT的同學,都曾經是我的室友,我很認真地與他們成為朋友。
我覺得很重要的是,當你做一個決定的時候,你要知道自己的動機、目的、原因是什麼。你要怎麼樣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什麼東西;以及你要用什麼方法,得到這些東西。
雪倫:從高階主管的角度,給跨國商業人士一些面試和履歷的建議?
Belle:想要成為跨國商業人士,一定要做一份好的英文履歷。光是英文履歷,我就找了20多人幫我修改。修改的過程,是一層一層地往上精修:第一層,請國外長大的好朋友幫我修改;第二層,再請我哈佛、MIT的朋友幫我修改;第三層,當我認識了Morgan Stanley的VP時,我再請他幫我改一輪。在這過程中,你會逐步了解怎麼樣修改出一份更好的履歷,這是最重要的。
我在面試時,會把自己過去所有經驗做成一個PPT,針對我應徵的職缺,做出一份50頁的工作提案。我會假設自己已經成為內部工作者,站在這樣的角色上,為未來的工作方向提出建議。每次轉換跑道時,我都用這樣的方法獲得心儀的工作機會,也談下了心中設定的薪資預期。當你真心準備充足的內容,讓對方看出你的才能與誠意,他們更可能願意支付你高薪。我現在面試小朋友們,還沒看過有人這樣做。
聽眾提問:如何讓自己在職場中保持優勢,有什麼技能是可以學習的嗎?
我之前在母嬰產業工作,因為我非常喜歡小孩子,但你會發現這個產業是一個紅海產業,進入門檻很低,每一個人都可以做早教、兒童。慢慢地,你會去發現什麼領域門檻更高,這也是為什麼我跳到了Sivantos醫療器械產業。你在接觸市場的時候,會發現什麼領域具有潛能、未來的方向性,例如大健康產業未來會有市場,你就可以往這個方向走,你自然而然在比別人先嗅到一些先趨時進入產業,就能取得屬於自己的市場。
另一方面,「交叉的人生」也能為自己帶出獨特性。像我在3M、Dorel Juvenile工作,這是典型的外商體系,但我也有在阿里巴巴待過。外商體系大多對騰訊、華為、阿里充滿好奇,認為這些公司帶著一種神祕感。因為我待過阿里巴巴,他們會覺得你有一些東西是他們想要學習的。另一方面,當我在阿里巴巴工作時,有什麼經驗是他們想要探究的?其實很多在BAT待過的人,都想創業,而我自己有幫老闆創業的經驗,這些人會想學習你過去的經驗。 所以,想在不同領域保持競爭力,你必須不斷展現自己的閃光點是什麼,你有哪些東西是別人可以持續向你學習的。相對的,你也要不停地進步,尤其市場不斷變化,你必須不斷學習、跟上最新的趨勢,這是需要同步進行的事情。
讀者福利
Belle的分享是不是乾貨滿滿呢,雪倫為讀者們準備了一個小禮物,是Belle《面試是一場秀 你的彩排指南》教戰手冊。只要你從我粉專轉發這篇文章,並寫下這篇專訪中「你最喜歡的一個重點」,我就會把手冊送給你。讓你可以參考這本手冊,準備屬於自己的面試提案。
領取方法:1. 點擊以下 「連結」 ,從FB轉發本文,寫下讓你深刻的一個重點。 2. 截圖到我粉專(貼在該篇文章留言區)。 3. 就可獲得《面試是一場秀 你的彩排指南》教戰手冊。

謝謝你一同支持我們的受訪者,讓這麼棒的分享,能夠被更多人聽見!雪倫也期待未來繼續邀請Belle和大家分享精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