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精選書評 不怕換工作,還越換越好的三大秘訣:11月選書《不受限的工作人生》

不怕換工作,還越換越好的三大秘訣:11月選書《不受限的工作人生》

作者 Sharon
0 評論

<寫在前面> 如果你的夢想是成為一位跨國工作者,很難不考慮職涯規劃。

無論你剛獲得升遷契機、高薪挖角;還是遭遇公司裁員、突然失業、發現自己做著不喜歡的事情……,我們的職涯總會面臨轉換的時刻。當那一刻來臨時,你能否抓住機遇,贏得先機,或者反敗為勝?其中的關鍵是:你必須擁有一本職涯存摺——好能隨時提現,靈活應變,有備而戰。


  • 閱讀時長:10分鐘




你能控制的事情,其實比你想像的多。



你能控制的事情,其實比你想像的多:《在不受限的工作人生》一書中,《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Jon Acuff 做了一個值得思考的重要比喻——「職涯存摺」

如果你在理財時,會留心存摺裡存有多少現金,確保你的 「金雞母」 沒有被花掉,並且持續累積,期待複利;那麼,你在工作上,也應該要有一個概念,就是職涯存摺——你的職涯,也需要不斷存款,既可備不時之需,更好的是,把你槓桿出去!

11月封面人物謝安的報導中,我們看見平凡的台灣年輕人如何運用自身優勢,把自己槓桿到更大的舞台——不到30歲,就帶領美國團隊上位好萊塢特效公司CEO。讓我們發現,職涯之路,真的是一堂學校沒有教,但卻不能不思考、不得不學習的一堂課。所以在11月主題選書裡,我為大家挑了一本《不受限的工作人生》;作為美國知名職場作者Jon Acuff,他一路任職於Bose音響、Home Depot等知名企業。我自己買過他兩本書,風格詼諧幽默,笑著笑著就輕鬆學習了職場應該具備的思考。

而本書提及的武林密集——這本「職涯存摺」的公式就是:(人脈+專業技術+人品)X 吃奶的力氣 = 職涯存摺。看似大家都懂的道理,卻不見得經營得好,所以必須來看看作者究竟如何解這道題。



你的職涯,也需要不斷存款,既可備不時之需,更好的是,把你槓桿出去!


公式一、人脈:為何投資人際關係卻不見成效…


這部分是我認為作者寫的最精采的一章節。很多人不會經常花時間建立人際關係,因為投資回報率並不即時或可觀,一般人更喜歡聚焦在自己更能掌控的地方,像是專業技能、努力工作。但是如果你的職涯存摺在其他地方表現亮眼,勤奮工作、性格出色、具備專業,但卻沒有任何與你關係親近、且會在乎你的人,這是你對自己職涯的期許嗎?恐怕並非如此。

儘管人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們不太了解如何經營這些關係,甚至對此有些懼怕;也不知道如何經營人脈,能使職涯獲得幫助。Jon Acuff 即在這方面,給出許多實用的新思路和建議。

舉例來說,既然人脈能讓你獲得第一次機會,作者請我們以六種面向,檢視自己認識的人際關係網,包括:我認識哪些對於職涯議題見識豐富的人,需要建議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到的心靈導師?我與誰共事過?我認識哪些行業裡具影響力的人?我認識哪些自己做生意的人?哪些我在網路上關注的人,正任職於我渴望的職位?哪些我所遺忘的泛泛之交,或許會對我的職涯造成影響?

這是書中一個小練習,用意是讓你檢視一下自己到底認識哪些人,因為這是管理人脈的第一步。但這個練習,讓我對人脈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很少刻意去思考,我的朋友中,有沒有人能專門對我的職涯提出建議,並固定和他請益。這個提案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思路。

作者指出,每個人都需要職涯的支持者。他們在職涯裡走過比你多的路,也知道避免繞路的秘訣。但是要如何在你的人脈列表中,挑出支持者呢?如果你找到了適任的支持者,又要問他們什麼問題?作者在人際關係方面很有智慧和見解,所以包括這些細節,都在書中提及了。



我認識哪些對於職涯議題見識豐富的人,需要建議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到的心靈導師?


尤其我不太喜歡帶著目的性交朋友,但這本書用一種很自在舒適的方式教導你,如何向比自己更有經驗的人請教。看完之後,對職涯人脈的經營,確實有了聰明的掌握。


公式二、投資在你的技能:各種技能會成為你人生的複利


相信沒有人會否定一技之長的重要性,Jon Acuff 除了幫助你檢視自己具備哪些技能,也擴大技能的定義,包括那些職場生存必須知道的事情。

許多人誤以為大學畢業後,就會得到夢寐以求的工作,然而事實是第一份工作的目標,是教導自己如何保有一份工作——當你大學畢業時,並不了解要如何工作,職場其實有許多隱形小技能需要學習(點頭如搗蒜)。舉例來說,我以前的自我要求,都是達到主管預期、表現優秀即可,不過我不會總要求自己要超出預期、甚至做出令人跌破眼鏡的表現(笑)——但在職場中,如果你不斷秉持這個原則,做出口碑,這確實是讓你被看見、獲得晉升的不二法則。

「技能不只是某個學位領域,它還包括了一切:你在茶水間如何與別人閒聊是一種技能,你修理印表機卡紙的能力是一種技能,記住同事生日是一種技能,讓信箱維持在一種可掌控的狀態是一種技能…。這些事情或許微不足道,但小技能能夠為大事業帶來加分效果,把它們看成一種複利吧。」

在技能的章節裡,作者給出培養技能的秘方,除了幫助你對職場具備正確的認識,也點明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隱形技能。


公式三、投資在你的個性,那是你東山再起的可能…


如果人脈取決於你認識誰;技能取決於你做了什麼事;那麼個性,就取決於你是誰。在職涯存摺中,人品(你的個性)扮演了各個項目的黏著劑,將所有事物連結在一起。

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人脈可以讓你獲得初試啼聲的先機,技能讓你取得機會。但是,倘若你的朋友是個糟糕的汽車維修師傅,下次你絕對不會想讓他修你的車;如果你朋友是個糟糕的會計師,你絕對不會讓他來處理你的稅務…..。你很喜歡他,你們的關係很穩固,但只要他的技能沒有精進,你絕對不會請他服務第二次。



如果第一個機會被你搞砸了,你的個性,就是別人會想再給你一次機會的理由。


然而反過來說,如果第一個機會被你搞砸了,你的個性,就是別人會想再給你一次機會的理由。書中點出了職場上無往不利、值得培養的人品特質也列舉了我們個性上要小心拔除的「 雜草」

那要如何檢測我們的 「個性學分」呢?Jon Acuff 請我們列出自己的職涯軌跡,好釐清我們的工作模式。方法是: 1. 寫下你做過的工作,2. 簡短描述你的工作表現,3. 列出你離開每份工作的方式,4. 描述你離開工作之後的人際關係。


以Jon Acuff 自己的答案為例:

  1. 我在Bose音響工作過
  2. 我獲得升遷坐上更好的職位,但卻因我的態度不佳、有時候不夠努力,被主管訓誡(我當時以為是職場天花板)。
  3. 我離開麻州,搬到喬治亞州,迫使我不得不離開公司。
  4. 我的人際關係依舊良好,他們說如果我願意的話,可以在亞特蘭大當全職員工,並在我離開之後提供我一些兼職的工作機會。

你每一份工作都如實回答,看看這些經歷有哪些共通之處。如果你第三個問題的答案總是:「其他公司提供我更好的機會」,那就太好了。如果你每一份工作對第四題的回答都是:「他們對我來說就像死了一樣(再也沒往來)。」或許你該「拔拔果園中的雜草了」。

(人脈+專業技術+人品)X 吃奶的力氣 = 職涯存摺


正是這道公式,為 Jon Acuff 寫下20年的工作歷程,開創了他的職涯契機——他幫助Bose音響、波音等全球知名企業經營品牌行銷,最後成為《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定期接受CNN、福斯新聞採訪,他的Blog也吸引了超過400萬讀者造訪。然而他最切身的經歷卻是,每一次離開人人稱羨的機會、往自己下一個夢想前進時,無數掙扎中,他發現是職涯存摺,讓他能在嶄新的、甚至別人不看好的冒險裡,為自己開出新路。本書可說是他的實踐總結。


雪倫點評


《不受限的工作人生》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快速致富的書——不會談到自我包裝、履歷策略,但作者會教你打下 「職涯地基」。這就好比教你存款——在投資贏得複利之前,要如何保留金雞母,預備6個月保命錢——沒有華麗技巧,如此踏實,卻不能不知道。你必須問自己,當你需要「提現」的時候,你有沒有能力應變職場的突發狀況?

如果你現在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本書將能給你許多實用建議,預備你迎接職涯榮景。但是如果你面臨失業,可能這本書無法滿足你的期待,因為你希望快速解決問題,但是這本書教你的是 「建立存摺」 (有點像在你破產時教你理財,可能無法滿足你當下的急迫壓力)。

在專業技術方面,Jon Acuff 無法觸碰太深,告訴你如何變身一位專業的產品經理或科技專家,但如果你還在摸索方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技能,或是不了解職場潛規則,這個章節會對你有所幫助。

我認為Jon Acuff 的最大強項是建立人脈,歷任公司對他都有極好評價。在與人際關係相關的章節上,總處處能有啟發,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章節之一。

總而言之,推薦給目前擁有穩定工作、渴求晉升的你,讓你能專注於累積 「職涯存摺」,當時機到來時,你已準備好能隨時提取現金,一躍而升!

0 評論
1

閱讀,引你攀向顛峰